內容來自sina新聞
專傢稱增加土地供應與緩解房價上漲沒多大關系
【長沙代理行生存大調查】
在"三限"政策下,廣州樓價在數據上持續下跌。數據顯示:6月份廣州一手住宅網簽均價為12828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同比上漲3%,樓價環比連續三月下跌。有業內人士質疑官方數據是限制瞭高價盤的網簽所致,難以真實反映市場狀況。另外,廣州的土地市場上半年表現強勁,1-6月的土地出讓金高達243.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多宗地王的拍出尤為搶眼。有關部門解釋稱增加土地供應緩解樓價上漲。
其實要房價在數據上下跌很簡單,操弄數據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遊戲,首先就是找各種理由限制高價盤網簽,其次是對相對低價區域的住房銷售采取鼓勵措施,不對簽售做任何限制,比如從化和增城甚至沒有限購政策。從化增城的樓盤銷售一放量,越秀天河的樓盤銷售一縮量,房價就"被平均"瞭,當然會下跌。可是這樣的宜蘭房屋信貸信貸年息下跌有任何意義嗎?
市民盼樓價下跌真如久旱之盼甘霖。廣州上半年土地出讓金高達243.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有關部門解釋稱增加土地供應緩解樓價上漲。對於這樣的說法,筆者不敢茍同。所謂土地財政,無非就是政府賣地賺錢,與緩解樓價上漲並無必然關聯。
一直以來,一種說法頗為流行--要想房價下跌,隻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即可。相關部門的解釋就是來源於此。果然如是嗎?如果是純粹的工業產品,比如肥皂、手機或者電視機,這一理論是成立的。但是,房子並不是簡單純粹的工業品,附著在上面的城市福利至少包括絕大多數的傢庭都必須面對的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等等。老城區土地稀缺,老城區的房子買少見少的情況下,加大郊區乃至遠郊地區的土地交易,對於政府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對於日後要在郊區入住的市民而言,卻並不是一個完全滿意的選擇。上世紀90年代,諸多廣州人在番禺買房,幾年之後,孩子長大需要上學,對於學位質量有要求的一部分人不得不回流老城區。時至今日,由於越秀等老城區的教育優勢,這一回流並未完全停止。
老城區的土地資源無大幅增加之可能,郊區的公共服務水準短期內又無法與老城區同步,郊區土地和商業地塊的大賣特賣,對於緩解房價上漲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答案不言自明。資源分配的模式不打破,稍微有點經濟能力的居民就會更多地湧入老城區,隻是把郊區的房子作為第二居所和休閑度假之地。
在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中,地方政府永遠處於贏傢的位置。房價上漲,趕快賣地,以獲取最大收益。至於"地王"是否會變"爛尾王",早就沒瞭關系,風險全部在開發商和買房者身上。地方政府占盡好處,還要說"增加土地供應緩解樓價上漲",這讓為高房價所苦惱的市民情何以堪。如果房價下跌,土地市場不好,地方政府則可以少賣地,"雪藏"一些優質地塊,作為一個土地壟斷者,它絲毫不擔心有人會出來攪局。這蛋糕遲早是自己的,隻不過是早吃和晚吃的差別。
雲林縣個人信用貸款利率聚焦樂淘,享更多優惠好房!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3-07-03/08473299537.shtml